360件愛心毛衣跨越山河暖邊疆
“我讀書的學校獻的愛心,千里迢迢送到了我工作的學校!苯眨陆酥莅⒖颂湛h巴仁鄉(xiāng)中心小學副校長何曉梅寫下這段話發(fā)在微信朋友圈,激動不已。當天,來自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360件手織毛衣抵達阿克陶縣,巴仁鄉(xiāng)中心小學166名孩子迫不及待穿上新衣,感受跨越山河的溫暖。
去年9月,省婦女兒童發(fā)展基金會發(fā)起“恒愛行動”,宜春市婦聯(lián)積極響應,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織毛衣。宜春幼專初等教育學院春風志愿服務隊的倡議書剛發(fā)出,就在校園里掀起報名熱潮!奥犝f要給阿克陶縣的小朋友織毛衣,全校有400多名學生報名,最終選出了200名志愿者。”2024級學生王子君回憶。
200公斤毛線,800根棒針,人均1.8件毛衣,這群“00后”開啟人生首次“編織挑戰(zhàn)”。他們分成4個編織班,每10人組建互助小組,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趕織毛衣。

“起針108針,多一針少一針都得重來,我那天拆了20多次!睆闹讣馍璧娇棾雒鄯、花朵圖案,王子君的手機相冊記錄著成長。
“加針要像搭橋,食指輕挑毛線繞一圈,繞針、嵌入……”很快學會織毛衣的饒燁成了“小老師”,在寢室里總被同學圍著請教。他們用手中的線團編織成溫暖守護,還寫下愛心寄語,愿阿克陶縣的小朋友每一天都被愛與溫暖包圍。
2月21日,360件色彩斑斕、圖案各異的毛衣帶著濃濃愛意啟程,從贛西大地發(fā)往帕米爾高原!拔业摹∶鄯洹w到天山了嗎?”“真想看看他們試穿的樣子。”大學生們期待著。
3月13日,當地最低氣溫只有1℃,巴仁鄉(xiāng)中心小學卻暖意融融!拔迥昙1班的麥妮孜熱·玉散把臉埋進粉色毛衣蹭了又蹭,五年級2班的帕提麥·約麥爾艾力興奮地轉圈展示新衣。”何曉梅回憶當時的情景,激動地說,“孩子們還滿眼期待地問我,織毛衣的姐姐們會來新疆看胡楊林嗎?”
當“江西暖流”遇上“邊疆笑臉”,何曉梅與記者視頻連線時濕了眼眶。她未曾想到,會在萬里之遙的邊疆見證母校的愛心抵達。孩子們寫下感謝信,還把心愿卡夾進課本當書簽。在阿克陶鎮(zhèn)學校、興國紅特殊教育學校,194名孩子也穿上了宜春姐姐編織的愛心毛衣。
從贛江之濱到昆侖山下,一針一線串起民族深情!斑@不是簡單的愛心傳遞,而是江西青年用最質樸的方式書寫‘贛疆一家親’,讓民族團結之花在指尖綻放!3月20日,宜春市婦聯(lián)主席丁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這個春天,360件毛衣正如360顆石榴籽,將贛疆兩地緊密連在一起。(鄒海斌)
責任編輯:朱佳